【剑桥外语•党建活动】外国语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组织开展“十个一”大学生暑期成长计划——打卡一次“红色”电影活动

发布时间:2022-09-06浏览次数:13

【剑桥外语•党建活动】外国语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组织开展“十个一”大学生暑期成长计划——打卡一次“红色”电影活动

红色经典电影作品中所包含的精神熏陶和洗礼在青年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是不可或缺的,坚持对红色经典电影作品的弘扬,社会主义理想的坚持以及对革命英雄中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的传播,202288-91日,哈尔滨剑桥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组织开展十个一大学生暑假成长计划系列活动——打卡一次“红色”电影活动,下面请欣赏一下同学们的观后感吧!

19级英语一班王瑶瑶:近⽇,观看了《建党伟业》这部电影,随着影⽚的叙述,使我得以重温那段激动⼈⼼的历史,再次感受⾰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的热⾎与**,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19111010⽇武昌起义拉开的⾟亥⾰命开始,⾄192167⽉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时⽌,虽然这短短的⼗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或许只不过是⼀瞬间的功夫,然⽽这⼗年⼜是极其不平凡的的⼗年,在这⼗年⾥,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向的著名事件都发⽣在这⼗年,⽐如:⾟亥⾰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等等,让⼈眼花缭乱,⽬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物众多,然⽽电影《建党伟业》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同空间发⽣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胜。通过这部电影,让我们清楚的了解了我们的党是怎么从稚嫩⼀步步⾛向成熟的,让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全新以及直观的了解,那些曾经真实存在过的历史⼈物,他们的精神和信念感动着我们。

19级英语五班车宗远:看完《长津湖》,我被深刻地震撼到,与此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明白:

一、没有制空权,落后就要挨打,感谢扎根岗位潜心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现在我们有了核武器有了歼20,让我们继续奋斗,和平年代仍然忘战必危;

二、勇敢不是敢于冲锋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感谢无数志愿军战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冲锋陷阵,用热血之躯换来我们的时代安稳;

三、团队竞技纪律重于一切,我们的先辈组成了世界上最好的外地人不知不觉中“从天而降”。感谢他们被扫射时扔然纹丝不动的坚守才有了志愿军的胜利神话,希望在今天的中国国民仍然有这样的法纪意识,社会安稳。

19级英语五班李响:永恒的信念》专题片由省委党史研究室和省电视台联合摄制,该片以井冈山革命斗争史为背景,通过全景展现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红军先烈们的事迹,阐述“信念”这一主题,引导人们以史为鉴,珍惜革命先烈留下的宝贵财富,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80多年前,一群热血男儿,怀揣为人民求解放的革命理想,齐聚在了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井冈山,谱写了中国革命史灿烂辉煌的篇章。而引领他们聚集于此的,正是共同的信念。这次观看《永恒的信念》对我触动很大,受益良多。下

面,我谈谈自己学习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井冈山斗争时期,环境非常恶劣。在那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力量做支撑,革命胜利恐怕会成为天方夜谭。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成为井冈山军民坚持斗争、夺取最终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队、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没有精神支柱,势必走向沉沦。新时期新阶段,“坚定信念”是对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是党性修养最核心的内容,是先进性的最起码的条件,“艰苦奋斗”是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业精神。作为一名系部带头人,要继续弘扬井冈山精神,坚持“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恪尽职守,埋头苦干,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始终保持一崇高精神境界,创造出新的业绩。

二、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创新之路。是老一辈革命家勇于开拓进取的一个伟大创举。在新时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敢闯新路”的民族创新精神和能力,才能促进科技进步,带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有利位置。我们中青年教师要坚决按照中共关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勇于创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创新的精神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

、走“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应该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在建设和发展中取得新胜利。

19级汉语一班王帅:观看影片感受最深的是革命先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湘江之战,中央红军8万多人被50多万军队围追堵截,可谓九死一生,正因为红军战士有着坚定的信念,才会就在面临巨大牺牲的时候,仍然坚守在战斗一线;红军各级指战员才会面对李德和博古同志错误指挥时,仍然坚决执行命令;陈树湘师长才会明知担任后卫任务九死一生,还率领全师官兵在枫树脚之战中与十几倍的敌人殊死激战,宁死不屈,直至牺牲。

其中,林裁缝的四个儿子前赴后继的参军,小儿子得知父亲与三个哥哥全部牺牲时,同样坚定的选择参军,这正是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的最好体现。

观看完血战湘江,我更多的了解了那段历史,了解了李德博古的错误路线带来了多大损失,了解了当年红军战士的巨大牺牲,了解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那份对牺牲战士们的缅怀与敬重。

19级汉语一班王瑞:从小无论是父母、老师、学校、还是社会传递给我的思想都是——没有先烈们无畏生死的付出与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安逸的生活。

《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电影《长津湖》的续集,讲述了七连战士们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又将面临更艰巨的挑战和更猛烈的火力,他们将在美陆战一师撤退路线上的咽喉之处——水门桥阻击敌军,任务会更加艰巨,战斗场面会更加激烈,为赢得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也会令人更加动容

电影里的主演们在奋力的去还原当年战争的残酷,但残酷的战争是无法还原地,除了战士的牺牲还有无数家庭的破碎。就像网络上一个年轻人分享的“战争年代普通人的生活”,他的祖辈就是战争年代下的普通人,祖奶奶的弟弟掩护奶奶离开后至今下落不明。两人失去联系,奶奶永远不知道弟弟是逃走活了下去还是救了自己以后就被日军杀害了。悲惨壮烈的抗日战争结束了,吃了战争红利国家却仍不死心企图继续侵略中国。中国***跨过鸭绿江再次拿起钢枪保卫国家。

据记载水门桥战役我军共歼灭美军3191人。但我们战士的牺牲也是巨大的,第七穿插连仅剩一人。真正的战争没有主角光环,无论生死都是英雄。信仰如果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电影的演绎不是要我们记得仇恨,但也不能忘记历史,遗忘是背叛是第二次的伤害。

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断地完善自我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通过此次活动,让红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了解到红色文化是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青年学生应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让爱国主义文化在内心发芽,涵养青年学生的红色文化底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供稿/办公室部 王婧

202296